《八宅明镜》相传是由唐代堪舆大师杨筠松所著,明清时期经箬冠道人重编,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图文并茂的阳宅名著,也是八宅派的扛鼎之作。它主要从人的年命、三元着手,推断出其相应的吉宅方位,以及门、灶和床等具体事物的吉凶方,从而融会贯通,达到相度阳宅的目的。这本书由浅入深,初学风水的人不但容易理解、明白,还能够融会贯通,很快就能学会相度阳宅的基本方法。
【原文】
坎、离、震、巽为东四宅,少阳、少阴之所生也,中长配合而成家之义也;乾、坤、艮、兑为西四宅,太阳、太阴之所生也,老少配合而成家之义也。
【白话解读】
先天八卦方位图,就是伏羲先天八卦图,是以“河图”为依据排列出来的。在《周易·系辞上》中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指黄河中出现了河图,在洛河中出现了洛书,这两者都是我国古代对河图和洛书起源的传说。它认为在伏羲时期,黄河中有一匹龙马背负着“河图”。在夏禹时期,在洛水中又出现了一只神龟,背上负有“洛书”。先天八卦方位图的排列顺序就是从乾开始,然后先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四个方位,再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四个方位,即形成了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排列规律。
伏羲八卦次序图
古人认为,天一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最后成八卦。后来,相术学家又分别依据八卦的阴阳属性确定出家中男女长幼及住宅位置的排定次序。
该图极其形象地演示了八经卦的创作原理,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传说中,历史上最早的罗盘,就是伏羲氏依据这一原理创造出来的。罗盘正中也就是天一,而两仪则指的是正南正北的指南针。后来,命相学家又在阴阳两仪的基础上,将其中的阳仪分为太阳和少阴,将其中的阴仪分为太阴和少阳。由此,四象就出现了。八卦中乾代表的是家中的父亲,坤代表的是家中的母亲,震代表的是家中的长子,巽代表的是家中的长女,坎代表的是家中的中男,离代表的是家中的中女,艮代表的是家中的少男,兑代表的是家中的少女。阴阳相交则相生,而二阳或二阴相遇,则不生。
这里的“伏羲八卦次序图”又成为后人排定住宅的依据。其中,为少阳、少阴所生的是东四宅,即坎宅、离宅、震宅和巽宅;为太阳、太阴所生的是西四宅,即乾宅、坤宅、兑宅和艮宅。长男长女、中男中女为东四宅中的组合,被称为“中长配合”;老父老母、少男少女为西四宅所生,被称为“老少配合”。